[教學] 深入了解 CORS (跨來源資源共用): 如何正確設定 CORS?

July 03, 2020

分類標籤:javascript web browser frontend interview

這篇文章將會帶你了解 CORS (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) 的概念和設定方法,確保您的網站能在遵守同源政策的前提下正確處理跨來源請求。學習如何設定 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、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、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等 header,以及在使用 cookie 時的額外設定。

目錄

同源政策 (Same-Origin Policy)

首先我們來認識瀏覽器的「同源政策」。

大家應該都有用過瀏覽器提供的 fetch API 或 XMLHttpRequest 等方式,讓我們透過 JavaScript 取得資源。常見的應用是向後端 API 拿取資料再呈現在前端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用 JavaScript 透過 fetch API 或 XMLHttpRequest 等方式發起 request,必須遵守同源政策 (same-origin policy)

什麼是同源政策呢?簡單地說,用 JavaScript 存取資源時,如果是同源的情況下,存取不會受到限制;

然而,在同源政策下,非同源的 request 則會因為安全性的考量受到限制。瀏覽器會強制你遵守 CORS (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,跨域資源存取) 的規範,否則瀏覽器會讓 request 失敗。

什麼是同源?

那什麼情況是同源,什麼情況不是呢?所謂的同源,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:

  1. 相同的通訊協定 (protocol),即 http/https
  2. 相同的網域 (domain)
  3. 相同的通訊埠 (port)

舉例:下列何者與 https://example.com/a.html 為同源?

跨來源請求

不是同源的情況下,就會產生一個跨來源 http 請求(cross-origin http request)。

舉個例子,例如我想要在 https://shubo.io 的頁面上顯示來自 https://othersite.com 的資料,於是我利用瀏覽器的 fetch API 發送一個請求:

try {
  fetch('https://othersite.com/data')
} catch (err) {
  console.error(err);
}

這時候就產生了一個跨來源請求。而跨來源請求必須遵守 CORS 的規範。

當伺服器沒有正確設定時,請求就會因為違反 CORS 失敗,在 Chrome DevTool 就會看到以下的經典錯誤 (大家一定都有遇過的那種XD):

Access to fetch at *** from origin *** has been blocked by CORS policy: No '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' header is present 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. If an opaque response serves your needs, set the request's mode to 'no-cors' to fetch the resource with CORS disabled.

我們接下來就一起來看 CORS 到底是什麼,又該如何正確地設定 CORS 吧!

什麼是 CORS (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)?

終於要進入重點了,到底什麼是 CORS?

簡單地說,CORS (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) 是針對不同源的請求而定的規範,透過 JavaScript 存取非同源資源時,server 必須明確告知瀏覽器允許何種請求,只有 server 允許的請求能夠被瀏覽器實際發送,否則會失敗。

在 CORS 的規範裡面,跨來源請求有分兩種:「簡單」的請求和非「簡單」的請求。

接下來會分別解釋兩種請求的 CORS 分別如何運作。

簡單跨來源請求

所謂的「簡單」請求,必須符合下面兩個條件:

  1. 只能是 HTTP GET, POST or HEAD 方法
  2. 自訂的 request header 只能是 AcceptAccept-LanguageContent-LanguageContent-Type(值只能是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multipart/form-datatext/plain)。細節可以看 fetch spec

不符合以上任一條件的請求就是非簡單請求。

舉個例子來說,下面這個請求不是一個簡單的請求:

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'https://othersite.com/data', {
  method: 'DELETE',
  headers: {
    'Content-Type': 'application/json',
    'X-CUSTOM-HEADER': '123'
  }
});

違反簡單請求的地方有三個,分別是:(1) 他是 http DELETE 方法;(2) 他的 Content-Type 是 application/json;(3) 他帶了不合規範的 X-CUSTOM-HEADER。

Origin (來源)

首先,瀏覽器發送跨來源請求時,會帶一個 Origin header,表示這個請求的來源。

Origin 包含通訊協定、網域和通訊埠三個部分。

所以從 https://shubo.io 發出的往 https://othersite.com/data 的請求會像這樣:

GET /data/
Host: othersite.com
Origin: https://shubo.io
...
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

當 server 端收到這個跨來源請求時,它可以依據「請求的來源」,亦即 Origin 的值,決定是否要允許這個跨來源請求。如果 server 允許這個跨來源請求,它可以「授權」給這個來源的 JavaScript 存取這個資源。

授權的方法是在 response 裡加上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header:
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https://shubo.io

如果 server 允許任何來源的跨來源請求,那可以直接回 *
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*

當瀏覽器收到回應時,會檢查請求中的 Origin header 是否符合回應的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header,相符的情況下瀏覽器就會讓這個請求成功,我們也可以順利地用 JavaScript 讀取到回應;反之,則瀏覽器會將這個 request 視為是不安全的而讓他失敗,即便 server 確實收到請求也成功地回應了,但基於安全性的理由 JavaScript 中沒有辦法讀到回應。

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

JavaScript 預設可以存取的「簡單」response header 有以下這些:

  • Cache-Control
  • Content-Language
  • Content-Type
  • Expires
  • Last-Modified
  • Pragma

如果要讓 JavaScript 存取其他 header,server 端可以用 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 header 設定。

X-MY-CUSTOM-HEADER: 123
X-MY-OTHER-CUSTOM-HEADER: 123
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: X-MY-CUSTOM-HEADER, X-MY-OTHER-CUSTOM-HEADER

一般跨來源請求

非「簡單」的跨來源請求,例如:HTTP PUT/DELETE 方法,或是 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json 等,瀏覽器在發送請求之前會先發送一個 「preflight request(預檢請求)」,其作用在於先問伺服器:你是否允許這樣的請求?真的允許的話,我才會把請求完整地送過去。

Preflight Request (預檢請求)

什麼是 preflight request 呢?

Preflight request 是一個 http OPTIONS 方法,會帶有兩個 request header: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

  • 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: 非「簡單」跨來源請求的 HTTP 方法。
  • 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 非「簡單」跨來源請求帶有的非「簡單」header。

比方說我發送的非「簡單」跨來源請求是這樣:

fetch('https://othersite.com/data/', {
  method: 'POST',
  headers: {
    'Content-Type': 'application/json',
    'X-CUSTOM-HEADER': '123'
  }
})

那我的 request header 預計會長得會像這樣:

POST /data/
Host: othersite.com
Origin: https://shubo.io
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json
X-MY-CUSTOM-HEADER: 123

瀏覽器幫我們發送的 preflight request 就會像這樣:

OPTIONS /data/
Host: othersite.com
Origin: https://shubo.io
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: POST
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: X-MY-CUSTOM-HEADER, Content-Type

Preflight Response

那收到 preflight request 時,Server 該做什麼呢?

Server 必須告訴瀏覽器:我允許的方法和 header 有哪些。因此 Server 的回應必須帶有以下兩個 header:

  • 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: 允許的 HTTP 方法。
  • 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: 允許的非「簡單」header。

當瀏覽器看到跨來源請求的方法和 header 都有被列在允許的方法和 header 中,就表示可以實際發送請求了!

以上面提到例子來說,如果 server 可以接受上述的請求,server 的 preflight response 應該要像這樣:

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: POST
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: X-MY-CUSTOM-HEADER, Content-Type

瀏覽器收到正確的 preflight response,表示 CORS 的驗證通過,就可以送出跨來源請求了!

接下來,瀏覽器實際幫我們送出以下的跨來源請求:

POST /data/
Host: othersite.com
Origin: https://shubo.io
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json
X-MY-CUSTOM-HEADER: 123

最後一步,server 還是要回應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header。瀏覽器會再檢查一次跨來源請求的回應是否帶有正確的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header:
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https://shubo.io

這一步也檢查無誤的話,我們的跨來源請求才算正式成功喔!這時候我們才能在 JavaScript 中讀取回應的內容:

fetch('https://othersite.com/data/', {
  method: 'POST',
  headers: {
    'Content-Type': 'application/json',
    'X-CUSTOM-HEADER': '123'
  }
})
.then(response => response.json())
.then(json => {
  console.log(json);
});

一般的 http request 會帶有該網域底下的 cookie;然而,跨來源請求預設是不能帶 cookie 的。

為什麼呢?因為帶有 cookie 的請求非常強大,如果請求攜帶的 cookie 是 session token,那這個請求可以以你的身份做很多機敏的事情,像是存取你的隱私資料、從你的銀行帳戶轉帳等。

想了解 cookie 跨域相關的議題,可以參考以下文章: 延伸閱讀:[教學] Cookie 與 document.cookie

所以瀏覽器端針對跨來源請求的 cookie 也做了規範。

首先,請求必須要明確地標示「我要存取跨域 cookie」。使用 fetch API 和 XMLHttpRequest 的設定方法如下:

  • credentials

透過 fetch API 發送跨來源請求,需要設定 credentials: 'include'

fetch('https://othersite.com/data', {
  credentials: 'include'
})
  • withCredentials

透過 XMLHttpRequest 發送跨來源請求,需要設定 withCredentials = true;

const xhr = new XMLHttpRequest();
xhr.withCredentials = true;
xhr.open('POST', 'https://othersite.com/data');

如此一來跨來源請求就會攜帶 cookie 了!

Server 端也需要額外的設定:如果是信任的來源,回應要帶有 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 header:

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: true

如此一來,瀏覽器才會將 cookie 寫進該 domain。

注意:如果是允許使用 cookie 的情況,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不能用 *,必須明確標示哪些來源允許存取。 理由也是基於安全性考量,因為可以用 cookie 的情況下,通常表示會存取一些比較個人化的資料,假設任何網站都能夠存取這樣的資料,顯然是有點危險的!所以不能設為 *!

如果你偷懶地用了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*,就會無情地收到來自瀏覽器的錯誤:

The value of the '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' header in the response must not be the wildcard '*' when therequest's credentials mode is 'include'. Origin http://localhost:8080 is therefore not allowed access. Thecredentials mode of requests initiated by the XMLHttpRequest is controlled by the withCredentials attribute.

總結

遇到 CORS 的問題,可以歸納出這樣的 SOP:

  1. 先認清楚是否為「簡單」的跨來源請求,如果是,在後端 GET/POST/HEAD 方法本身加上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header。
  2. 如果非「簡單」跨來源請求,在後端 OPTIONS 加上 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 header。另外,在後端方法本身加上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header。
  3. (Optional) 需要使用 cookie 的情況下,前端要加上 credentials: 'include' 或是 withCredentials 參數,後端要加上 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 header,而且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header 不能用 *

Reference


Profile picture

Shubo Chao 軟體工程師,目前大多專注於前端開發